![](../../user_guide/img/about/company.jpg)
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座落于漢明妃王昭君故里-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境內,是一家以磷化工系列產品和精細化工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公司于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141”,截止2024年9月,總資產471.19億元,員工15000余人。公司位列2024中國企業500強第399位,較去年上升11位。這是公司自2015年以來,連續10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排名創歷史新高。
![](../../user_guide/img/about/company_build.jpg)
產品鏈優勢
公司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先后開發出食品級、牙膏級、醫藥級、電子級、電鍍級、工業級、飼料級等各類產品9個門類26個系列674個品種,是全國精細磷產品門類最全、品種最多的企業之一。公司持續推進磷化工資源和企業的重組整合,在國內率先建立起“礦電化”運行模式,實現了磷礦全部自給,電力自給率達50%以上。近年來公司大力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先后在湖北保康、南漳、神農架、猇亭、宜都、遠安以及重慶、江蘇、新疆、貴州、河南、內蒙古、印度尼西亞、加納建立生產基地;在美國、巴西、德國、阿根廷、越南、澳大利亞、非洲加納、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設立區域營銷平臺。同時依靠自主技術創新,加快實施精細化工為核心的多元化戰略,全面提高資源和能源自給率,推進磷化工、硅化工、硫化工、氟化工、鹽化工融合發展,形成了“資源能源為基礎、精細化工為主導、關聯產業相配套”的產業鏈競爭優勢。
技術創新優勢
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創新示范企業,多年來始終堅持“精細化、綠色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思路,持續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截至目前,先后組織實施了40多個國家、省市級重點科技計劃項目;擁有專利授權1,255件,其中發明專利435件、實用新型專利820件,公司旗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7家;“二甲基亞砜綠色高效合成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項,主持和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及團體各類標準102項。
黃磷和草甘膦清潔生產技術攻克行業重大技術難題;功能性磷酸鹽生產技術國際先進;自主開發IC級磷酸、硫酸、蝕刻液生產關鍵技術,實現了進口替代,并出口韓國、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草甘膦合成技術、二甲基亞砜綠色高效合成技術、甘氨酸高效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單耗躍居行業前列;有機硅部分關鍵技術攻克行業技術瓶頸,公司有機硅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磷礦選礦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中低品位磷礦利用水平邁上新臺階。
牽頭組建湖北三峽實驗室,匯聚行業專家及研發人才重點開展磷石膏綜合利用、微電子新材料、硅系基礎化學品等關鍵技術攻關。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聯合搭建有機硅新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在有機硅新材料領域的研發優勢和公司的產業化優勢,重點研究和開發高性能硅橡膠、硅樹脂、高端有機硅電子材料等硅基材料;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在黑磷、氣凝膠、新能源材料等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關鍵技術攻關,為公司加快轉型賦能助力。目前已穩定實現黑磷晶體50公斤級制備,并已建成100公斤級黑磷放大試驗裝置,在貴金屬催化劑應用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同時正在積極研究黑磷在新能源、醫藥行業應用,研究成果總體處于國內領先水平;5,000m3/年氣凝膠氈項目已正式投產;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武漢分院合作開展微膠囊產業化技術開發,目前已形成550噸/年中試生產線,市場推廣工作進展順利;與清華大學合作開展了微反應器、化工過程連續化、大型化等多方技術合作并取得積極進展,部分已實現產業化應用,有望大幅提高公司精細化工的裝備水平;與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開展主導產業裝備過程優化、產品工藝提升、智能控制升級等行業重大技術難題,有望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
![](../../user_guide/img/about/company_science.jpg)
市場品牌優勢
公司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先后在美國、德國、巴西、阿根廷、越南、中國香港等地設立營銷平臺,通過歐洲化學品Reach等資質認證,同陶氏化學、聯合利華、英特爾、SK海力士、可口可樂等多家全球500強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營銷網絡遍布亞歐美非等116個國家和地區;陸續在印度尼西亞、加納等國家布局生產基地,產業國際化加快推進。公司位列2024全國能源化工行業品牌強度第48位、湖北省能源化工行業品牌強度第1位;電子級磷酸、速溶三聚磷酸鈉等4個產品被認證為首屆“湖北精品”。
資源與成本優勢:
公司總部地處湖北省宜昌市,磷礦資源比較豐富,是全國五大磷礦基地之一,磷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夷陵、興山、遠安三縣(區)交界處。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采礦權的磷礦石儲量約4.03億噸,公司還持有荊州荊化(擁有磷礦探明儲量2.89億噸,目前處于探礦階段)70%股權,持有橋溝礦業(擁有磷礦探明儲量1.88億噸,目前處于探轉采階段)50%股權,通過控股子公司湖北吉星持有宜安實業(擁有磷礦探明儲量3.15億噸,已取得采礦許可證,目前處于采礦工程建設階段)26%股權,豐富的磷礦資源為公司發展磷化工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另外,公司充分利用興山區域豐富的水電資源和良好的光照資源,建成水電站32座,總裝機容量達到17.84萬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站13座,總裝機容量1,828千瓦。豐富的綠電資源能夠為興山區域化工生產提供成本低廉、供應穩定的電力保障,也為公司在“雙碳”背景下參加碳交易爭取更大有利空間。
環保治理優勢: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產環保水平總體處于行業前列。2016年以來,公司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指示精神,在沿江化工企業中帶頭搬、主動改、加快轉,探索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共贏的新路子。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湖北首站來到興發集團,對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公司完成“關停、改造、搬遷、治污、復綠”五大工程,樹立了沿江化工企業踐行生態文明發展觀、引領長江經濟帶綠色轉型的新標桿。宜昌新材料產業園在封堵全部直排口基礎上重點推進工藝改進和環保提升,園區綜合排放削減30%,年取水量同口徑下降50%,四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外排廢水有機磷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公司按照循環化發展思路集中建設大園區,追求工藝耦合集成,將各個環節副產物轉化為其他環節的原材料,通過物料平衡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成功培育了微電子新材料、有機硅新材料、綠色生態除草劑三大核心優勢產業,宜昌新材料產業園被評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依托湖北三峽實驗室,以及與北礦院、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目前在全力攻堅宜都綠色生態產業園磷石膏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技術瓶頸,并取得了積極進展。